一個人 36 年沙漠林海的守護
挎著軍用水壺,身背砍柴刀,騎上一匹棗紅馬,在素有“八百里瀚?!敝Q的科爾沁沙地南端,退役軍人、遼寧省彰武縣章古臺林場護林員李東魁常年奔走在山林中,戰風沙、守綠林。
青絲變白發,皺紋爬滿臉龐,李東魁“堅決把林子看好”的初心卻未曾改變。在近萬畝的樟子松林間,他用日復一日的堅守,深深扎根在這片沙漠林海。
沙漠之中的抉擇
章古臺林場地處遼寧省西北部、科爾沁沙地東南風口,與漫天黃沙毗鄰。
1986年11月,李東魁從部隊退役。次年1月,他被分配到章古臺林場阿爾鄉護林點做護林員?!皼]有自來水、沒有電,到處都是沙坨子地,種菜長不出幾棵苗來!”幾十年過去了,李東魁回想起報到時的情形,依然記憶深刻。
那時東北天氣正寒,他感覺在林子里走了好遠,卻怎么也找不到護林點。最后在老護林員的帶領下,他們找到一處地窨子,這就是李東魁最初生活工作的地方。
一同來的護林員共4人,每2人一組,輪流巡防。護林點潮濕、寒冷,大家饑一頓飽一頓。沒多久,另外3人抱怨著“真不是人待的地方”,頭也不回地離開了。
一天清晨,李東魁背上背包,踩著厚厚的沙粒,往松林外走。走了幾步,他回頭看見陽光穿透云層,照在一人高的樟子松上。樟子松在風中傲然挺立,讓他想起他的部隊,他的軍營,他帶過的士兵?!澳切┻€未長大的樟子松,不正像一個個需要精心呵護培養的新兵嘛!”李東魁拍拍身上的舊軍裝,迎著朝陽,大步流星走向樹林深處。
那段日子,有些親戚和戰友勸李東魁“再考慮考慮”。他也曾經動搖過,行李都收拾好了,可臨走時又打消了念頭?!耙还蓯u辱感涌了上來,士兵逃離自己的陣地,這不是逃兵行為嗎?”
他心里清楚,“如果沒有人看護,這片林子別說一年,幾個月就毀了?!弊罱K,倔強的李東魁咬著牙,留了下來。
荒涼之地的堅守
“既然留下來,那就扎下根!”李東魁開始一個人巡邏、一個人挑水、一個人做飯,和馬為伴、與林為伍、以山為家,在山上蓋起茅屋、打下水井,猶如深扎沙地的樟子松,在荒涼之地默默堅守。
馬在林子里走不快,每天巡邏一遍,也得10多個小時。累了,他就靠在樹下打個盹兒;餓了,便掏出干糧,就著涼水吃幾口;悶了,他站在沙坨子上喊幾聲,唱一首軍歌。
苦和累,李東魁覺得沒什么,可怕的是隨時有生命危險。一天剛入夜,凄厲的嚎叫聲在窗外飄蕩。他走出茅屋,看到黑暗中綠瑩瑩的狼眼,頭皮發麻。他握緊長把鐮刀,緩緩退回茅屋,用木頭、米袋頂上門。一人一狼,對峙到黎明。狼走了,屋外靜下來。李東魁躺下睡覺,觸到一坨冰冷的東西,一摸,長而滑,是一條蛇!隨即陡起一身雞皮疙瘩。
最不消停的還是人。樟子松價格上漲,有人伺機盜取樹苗,偷伐已成材的樹。此外,還有人搶占土地,開荒種莊稼。李東魁不答應,他抓住偷盜開荒者不放,罰款、上報?!傲肿佑植皇悄銈兗业?!”被抓者理直氣壯。李東魁正色道:“我吃林場的飯,就得替林場管!”人家奈何不了他,交了罰款,他給正規收條,將罰款一分不少上交林場。
但也有人懷恨在心。一天,他清晨起來去牽馬,發現馬被盜——那是他最值錢的“家當”。那時一個月工資才300元,被盜的這匹馬花去他半年工資。他去馬市上找,沒有蹤影。他走上坡地,獨自坐在樟子松下抹眼淚。沒了馬,巡邏只能靠雙腿,他明顯感到老了,雙腿乏力。那幾天,他像丟了魂。幾天后,那匹馬出現在他窗前,馬尾巴上用細繩系了一張紙條,紙條上寫道:“它不吃不喝,與其讓它餓死,不如還給你?!?/p>
萬物有靈,老馬歸來,讓他心生感慨:“連馬都支持我,我還有什么理由退縮!”
林海深處的無悔
“這些年,你是怎么過來的?”面對提問,李東魁有些靦腆:“也沒啥,熬,就是熬!”
到護林點的第二年,李東魁和在鄉里供銷社工作的王玉華結了婚。李東魁放不下那片林子,婚后夫妻倆聚少離多。供銷社改制后,下崗的妻子承包了一個柜臺,賣日用百貨。護林員工資低,她掙錢養家,還要照顧老人和女兒。
李東魁把一腔熱忱都給了山林,獨獨虧欠家人。30多年來,他沒有星期天、沒有節假日,連續10多年沒有回家過年。大年三十晚上,他獨自一人站在曠野間,望著遠處的萬家燈火,心里滿是對父母、妻女的愧疚和思念。
妻子“成天跟著擔驚受怕”,干脆關了柜臺,把鄉里的房子賣了,來到護林點支持丈夫。在妻子的建議下,他們拿出所有積蓄,蓋了三間平房。這樣,李東魁每次巡邏回來,都能吃上一口現成的熱乎飯菜。
李東魁不喜熱鬧,拒絕外面的人到樟子松林來“打卡”,拒絕與他們合影,怕人多引起火災。這些年他還養成一個習慣——每當在林區遇到陌生人,他都第一時間截下問電話號碼,記在手機里,這一天不出事,才會把號碼刪掉。
無悔半生守望,沙丘變成綠洲。就這樣,李東魁起早貪黑,創造了36年無一起森林火災和重大涉林案件的護林典型。20世紀50年代被專家預測將被沙漠吞沒的彰武縣,日益繁華。
每年,彰武縣人武部都會組織民兵骨干來參觀見學,聽李東魁講護林故事。有人問:“你不想離開這里嗎?”李東魁憨笑著回答:“這林子總得有人看守吧!我是黨員,也是老兵,樹起來了,咱給守住了,值!”
放眼一望無際的樟子松林,松濤翻滾。李東魁心里非常清楚,他看似一個人在巡邏,事實上,守護這片山林的絕非自己一個人。林場同事、已故的曾作為林場職工的父親、跟到林子里的妻子,還有長大成人的女兒……如今,女兒李明明已是阿爾鄉鎮阿爾鄉村黨支部書記,她組建“青年護林突擊隊”,建設光伏發電站和養殖小區,接過父親的接力棒,肩負起治沙用沙護林的重任。
而李東魁,又在天剛蒙蒙亮時,背上一天的干糧,灌上一壺熱水,牽出陪伴自己10余年的老馬,深一腳淺一腳地走進樟子松林深處,走進他拼搏近一生的“戰場”。
特約通訊員 趙 雷 通訊員 喬志龍 肖建勇